捺钵王朝之辽圣宗第一百一十三章 德清失守(2/2)

文/兵马司
捺钵王朝之辽圣宗 | 本章字数:1759   | 捺钵王朝之辽圣宗txt下载 | 捺钵王朝之辽圣宗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大唐风华路大唐第一狠人万事如易帝国第一驸马回望大明笑今朝1852铁血中华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才能实在有限。

这一年由于多了一个闰九月,十一月初的朔风特别寒冷。已经下了很多场大雪,华北平原一片银装,数十万军队在冰雪寒风中对垒拼杀、驰骋往来,给白茫茫的大地蒙上了一层阴森森的血腥肃杀之气。

石普很快就等来了王继忠的回信。不出李斌所料,石普将李斌打发回去,就是想给自己的亲信一个立功的机会。这个人是一位殿前散直,名叫张皓。充当两国首脑之间的密使,有得到皇上亲自接见的机会,这对一个九品小官来说不啻是百年难得的机遇。可是石普怎么也没想到,这一次从瀛洲到开封原本看来只有机会毫无风险的美差被张皓办成了一个出生入死的险差,然也正是这一场风险后来成就了他。这个九品官员没有小校李斌的机灵,出了瀛州城不久,竟没头没脑地撞进了乱纷纷的战场,被契丹军抓了个正着。军士准备将他押往俘虏营,等着砍头或是做奴隶。张皓这时聪明起来,大喊大叫要见皇上,说有机密情报要上达天听。侥幸他被押到帅帐,挞凛一听便知事有蹊跷,立即将他送到了御帐。

两宫和丞相见了张皓哭笑不得,这个宋人俘虏手里竟然拿着王继忠写给赵恒的信。这封信正是几位执政费了不少心思才写成,郑重其事地命王继忠通过石普尽快送往开封皇宫的。为了送这封信,丞相专门派人护送信使到了瀛州城下交给石普派出来的人,本以为万无一失,不料石普派的信使竟没有到开封,反而被抓回到这里。他们觉得后怕,要是这封信丢了,谈判也许就此中断了。萧燕燕顾不得生气,对张皓好言安抚,设宴款待。

韩德让对两宫道:

“既然张皓来了,倒可以派他一个用场。上封信中赵恒说会立即派使者经大名来谈判,还请咱们去接他。这么久了,使者必然已经到了大名,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消息。就让张皓去大名一趟,先把使臣接来再去送信不迟。“

张皓被护送到大名府城下,总算没有被阻,进了城去。契丹士兵奉命在城外等,左等右等终于等到他出来,但仍是一个人。张皓回到契丹营中,报告道:

“使者果真到了大名府,是个崇仪副使名叫曹利用。可是城中主帅王参知把他扣下了,说契丹谈判是假,不敢让他来。”

韩德让听了冷笑道:

“你们这位副丞相什么脑袋,不敢让使者来,怎么敢让你回来。你也是朝廷官员,难道你的命不值钱?”

然执政们也徒叹无奈,只是对执行使命归来的张皓礼遇更加一等,还送给他袍带以为赠物。又让王继忠再加写一信,说大名府扣留了使者。如果赵恒确有诚意,就请另派使臣,不必经过大名了,可以从澶州城直接过来。一队契丹士兵将张皓送到澶州城下,看着他进了城门才转回复命。

这两封历经周折的信直到十一月二十四日才摆到快要急疯了的赵恒面前,见到它们皇帝几乎要喜极而泣了。他亲自接见了张皓,听他讲述了一路的风尘。赵恒没有想到这封信如此曲折,更没有想到一个月前派出的使臣曹利用现在还呆在大名府里。

这一个月来战争进入白热化,风烟滚滚,关山万里,曹利用如泥牛入海。赵恒一时想,也许谈判已经开始,只怪曹利用中看不中用,没有将或好或坏的消息及时传递回来;一时又想,或许曹利用已经命丧途中或被契丹人杀了。在绝望的等待中,御驾亲征不得不出发了。

就在四天之前的十一月二十日,赵恒在浩浩荡荡的扈拥军护卫下离开了开封。奉命留守京师的宰相毕士安和皇帝分手时好像父子诀别,依依不舍。毕士安于心不忍,命司天监观天象行占卜。在他的秘密授意之下,司天宣布天象是“日暈抱珥言,黃氣充塞,宜不战而却,有和解之象。”算是他送给皇帝的临行安慰和祝福。

然而那一天接连而来的消息让这一点点安慰几乎完全破灭。御驾在寒冷刺骨的北风中强行一百多里,天黑之前驻进预先安排好的长垣县(今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第一天就走这么远是寇准的安排。在他心里,恨不能昼夜兼程一天就到澶州。刚刚用过晚膳,王继英拿着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军报黑着脸走进驿站中临时改建的寝殿,说道:

“陛下,德清军被攻陷了!”

赵恒一下就从御榻上跳了起来,一路颠簸的疲惫被惊得一扫而光。

德清军在澶州和另一处重要渡口白马渡中间,向西南一百三十里是白马渡,向东南三十多里便是澶州。这是一处重要军寨,然年久失修、城小兵少。朝廷在十几天前刚刚下诏,命德清军兵民全部撤退到澶州,以减少损失,加强澶州防御。然知军张旦行动慢了一步。契丹军兵围德清,张旦和儿子张利涉并城中诸将拒不投降,全部战死。

德清军的失陷对朝廷的震动非常强烈,契丹人既然已经兵临德清,那么杀到白马渡和澶州,饮马黄河,都只有不到一日之程了!


状态提示: 第一百一十三章 德清失守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一百一十三章 德清失守(2/2) 返回《捺钵王朝之辽圣宗》目录下一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强弓硬弩(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