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当空照中华第一一九章 中书舍人(2/2)

文/哼哈大王
日月当空照中华 | 本章字数:1386   | 日月当空照中华txt下载 | 日月当空照中华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抗日之精英特战队扼元机战之无限边境满唐华彩抗战之烽火燃血废物皇子:为何要逼我做皇帝?女娲神图
是对人才的一种浪费。

等他们这些可塑之才,了解了朝政的问题,明白了皇帝的心意,然后再放出主政一地,肯定会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如今在京师会同馆里等候分派官职的新科进士们,相互之间都已经很熟悉了,从三月底贡院的会试结束以来,期间经过了殿试,经过了吏部的考试,先后两个月的时间朝夕相处,本来天南地北、互不相识的青年俊杰们,也都混成了亲如手足的好兄弟。

这种进士间同年之谊,与后世的同学之情,本质是并无多大的不同,毕竟说起来,都是经过了殿试的天子门生嘛,相互之间的情谊反而更有了一层神圣的意味。

如今二三甲进士的最新综合排名,已经出来了。人人的心里,对自己的未来,也都有了底数。

史可法虽然已经领受了翰林院的职务,成了如今人人羡慕的翰林,但是他本人的心里,却并不是很喜欢这个安排。

因为翰林院并没有多少实际的事情可干,主要的职责任务,就是为前几朝的皇帝,编写实录,要么就是根据内阁的意思,起草各种朝廷的文书,所以主要从事的就是文字工作,而不是自己一开始想象的那样,上为皇帝分忧,下为百姓造福。

是以,每当与李孟辰、牛金星、李信等人再碰头聚会,都会有点郁郁寡欢,因为这几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在选官,李信、牛金星选择去辽东,李孟辰选择去登莱,并且相互约定以平辽为志愿,更是令史可法羡慕不已。

然而很快,史可法对这几个人的羡慕,就变成了“同病相怜”了。

崇祯皇帝对礼部和吏部的安排,并没有做大的改动,不过是把沈廷扬等人提溜出来,放在了内阁和军机处中书舍人的位置上罢了,其他的大面上的安排仍然照旧。

所以很快,朝廷对于新科进士的安排,就公布出来了,自然很快就传到了新科进士们集中居住的会同馆,沈廷扬、李孟辰、牛金星、李信这几个原本选择了辽东和登莱的人,自然是大吃一惊,本来以为十拿九稳,没有什么人竞争的位置,居然落空了。

好在随后不久,这几人都被吏部尚书成基命叫了过去,一方面内阁和军机处中书舍人的职位,虽然级别不高,但是位置却很重要,毕竟是在皇帝和阁臣身边任职的,成基命把新科进士新晋的中书舍人们,叫到一起,类似于先行培训一番。

另一方面,也说了临时将他们改授为中书舍人的原因,告诉他们这是皇帝的钦点,同时告诫他们不可辜负皇帝和朝廷的信重。

李信等人心中虽然有点遗憾,但是能够到皇帝和阁臣的身边任职,而且是皇帝的钦点,之前的那点遗憾,自然很快也就消散无踪了。

接下来,分别受领了职务的新科进士们,很快各分东西,有去江南的,有去九边的,有留京师的,相互之间的聚会与话别,不断地在京师和通州驿官上演着。

而新授中书舍人的这批人,则被皇帝放了一个月的假,愿意回乡探亲的可以回乡,愿意留在京师的也可以留在京师,总之一个月之后,必须正式入职。

与众人纷纷选择回乡探亲的做法不一样,沈廷扬、李信、牛金星、李孟辰等人,则不约而同地选择留在京师,并在京畿、蓟辽等地游历。

因为自从他们上京赶考以来,京畿周边接二连三出现的新生事物,实在是令他们大开眼界,之前没有官身,想去那里游历都不方便,如今有了新科进士、内阁和军机处中书舍人的官方身份,想去哪里都方便许多。

不甘闲置的史可法,也以翰林院修撰的身份,上了自己的第一份奏疏,请求皇帝恩准翰林院的新科翰林们、内阁中书舍人们,与留在京师六部观政的其他新科进士们一样,可以到京畿周边观政采风,了解军政民情,为今后的履职尽责做准备。

史可法的奏疏头一天递进去,第二天就批复回来了。皇帝当然是同意了。


状态提示: 第一一九章 中书舍人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一一九章 中书舍人(2/2) 返回《日月当空照中华》目录下一章:第一二零章 三边之地(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