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绝版马官第1240章 各上本章(2/3)

文/东风暗刻
大唐之绝版马官 | 本章字数:1853   | 大唐之绝版马官txt下载 | 大唐之绝版马官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抗日之精英特战队机战之无限边境扼元满唐华彩抗战之烽火燃血废物皇子:为何要逼我做皇帝?我的北京姑娘
凤门,散朝后各归本衙。

皇帝不将中书省、门下省两座中枢重衙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每天散朝之后,也很少中途再找他们,就是要让他们有些自主,不必事事请示。

但最近樊伯山和于志宁分别向金徽皇帝提出了重要的谏议。

樊伯山转交的是太妃徐惠的建议:女学生学业期满后出宫的年纪应提前。

女学生十三至十五岁入学,二十岁出宫。那么十三岁入学者要在宫中住七年,十五岁入学者出宫时,在宫中也有五年之久。

徐惠说,这样一来,她们在女学中占用员额时间过久,而离开太极宫后成婚的年纪又普遍晚于民间。

到那时,民间或军中优秀的男子大多已经成婚了,这有违于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办学的初衷。

皇帝拿去与柳玉如商量,最后准奏:女子入学的年纪不变,人再小了心智未熟,女学又不是替人看孩子,但结业离宫的年纪统一定到十六岁。

皇后说,“这样一变更,可令一次选不进来的女子,再有两次机会参选,一直可到十五岁仍有入学的机会。

而她们在女学的时间从一年到三年不等。这会使优异者有较多的时间学习,又加快了女学中人员流动的间隔,可教授的人员也增加了不少。”

但皇后私下里笑问,“陛下,这样一来,这些女学生们刚刚脱离青涩、你便打发她们出宫,陛下会不会有点舍不得呢?”

皇帝道,“兴办女学难道是朕一力坚持的?还不是听了你的意思!再说,朕对那些青瓜可没什么想法。”

皇后琢磨道,“哦……青瓜,臣妾好像在哪里听陛下说到过青瓜,可陛下是在哪里说到过呢?臣妾一时间怎么想不起来了。”

皇帝连忙道,“朕朕朕真不想百年后留下那么多罗累!!朕可不想遍地挖井,到最后哪个也挖不出水来!”

中书令于志宁提出:今朝廷卿士,只喜欢入京为官,而不喜欢出任地方官职,这是因为京华之地衣冠集聚、机会很多,只要略加从容附会,便可不劳而成。

但一出外职,机会就少多了。

不得不说于大人的这个谏议切中了当今官场的要害。

许多人宁愿在京职上整天晃来晃去,也不愿出京。像高审行那样,欣然以平阶离开国子祭酒之清贵职位、去外州出任刺史,简直就是个异数。

于志宁指出,这项弊端的关键,是官员升迁机会的不公平,扎堆在京的官员更易于升迁。

而一旦出任外官,情况就很难说了。

皇帝神情一振,于志宁的这个提议涉及到吏制革新,少不了吏部尚书、晋王李治的参与,

“朕猜这个谏议是于大人手下那个女舍人提出来的吧?”

于志宁满脸的惊讶,“陛下,你真是神了,居然这个也猜到!”

皇帝道,“你们不能只提出弊端给朕,要拿出办法来容朕点头或是摇头,朕每天事情千丝万缕,连个青瓜都没功夫吃。”

于大人从袍袖子里再掏出一份奏章,“陛下请过目,这是《议官员不历州县,不拟台省疏》!”

皇帝急忙拿过来细看,上边是工整的楷书,一看便是出自女子之手。皇帝暗道,“武媚娘的字与徐惠的字,居然不分高低!”

武媚娘在这道疏议上说:……应当明确条款,对五品以上京官的升迁加以资历限制,凡未做过都督刺史者不得出任侍郎以上职位,未做过县令者不得任为台郎、给舍之职,京官不得十年均任京职,外官不得十年均任外官……

于大人两眼冒光地问道,“陛下,此议如何?”

他认为,这份议疏切中时弊,又提出了详细的解决法子,皇帝看到后一定会大加赞赏。

甚至兴奋的拍大腿也可能。

但皇帝寻思着一直在仔细看,不急着说行,也不说不行。

徐惠提的是女学之事,而且很合他和皇后的胃口。的确,再优秀的女子,等二十岁才出宫去,什么好茶都赶不上热乎的了。

看来武媚娘也想在初入中书省后做出点样子来,她先择的议题却与徐惠截然相反,直指吏制。

皇帝终于认真看完了,问道,“于大人,有些庸将拘泥于兵法、术数,因而多败,那你说说看,将阴阳术数废掉,可不可以?”

于志宁赧然道,“陛下,兵事上的事,微臣一介文臣哪里知道呢,臣只知赵括、马谡纸上谈兵,败得很惨!”

“朕的老师卫国公曾说,阴阳术数虽然不灵验,但却不可废除,因为兵士的迷信心理是可加以利用的。”

“但陛下,这与此议有何关联呢?”于志宁问。

“打仗看的是胜负,而偏偏有人、对于某项计策符合不符合兵法争得脸红脖子粗,朕可不想和你争。”

于大人道,“陛下,微臣是来提谏议的,哪敢同陛下争。”

皇帝道,如若“好”法子不能取胜,那便不算好法子。武媚娘的谏议看似严谨高深,又针对了当今官场弊病,但朕以为这非好法!仅从脚踏实地看,武媚娘不如徐惠啊。

徐惠虽然身处门下省,但仍然立足本职,着眼于女学之事。

而武媚娘身在中书省,却隔着一座山去谈吏制,文章做的看似高深,但仍是纸上谈兵。

皇帝道,“凡事大多均可定以成法,唯人事不可!于大人你看,都说京官不愿外任,那么高审行怎么说?按着武媚娘的意思,那么朕最为得意的兵部尚书薛礼,他也未做过一州刺史

状态提示: 第1240章 各上本章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1240章 各上本章(2/3) 返回《大唐之绝版马官》目录下一页:第1240章 各上本章(2/3)(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