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四年第六十四章 关宁军(2/3)

文/张维卿
永历四年 | 本章字数:1940   | 永历四年txt下载 | 永历四年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万事如易带上英雄联盟闯三国重生八零之事业为重大唐之我真是纨绔皇子仇兵民国武事极品妖孽公子
而东西两城门的实际位置在城墙偏南,满城占据城内东北,却是比四分之一还是要大上一些的。

如此规模的满城,光是城门就五座之多。东门借用了府城城门的长乐门;南门是满城南墙西段,原来秦王府前用以端履整衣之处,名为端履门;西南方向以城内的鼓楼的东拱门作为城门;西墙偏南处的西华门,原是秦王府外城西外门,修建满城时才外移和易名;而西墙偏北处的新城门,则是因系拓筑满城时辟建。

吴三桂大军攻陷城池,迅速的控制了城墙和城门,满城里的八旗溃兵和没能逃出去的家眷就只能缩在里面。

“众将士听令,蛮夷残害汉家子民,已有数十载,早在辽东时就对辽民大加屠戮,入关之后更是变本加厉。我军如今攻陷西安,有此满城一座,其中俱是蛮夷。今,总统天下水陆大师兴明讨虏大将军,汉中王吴有令,尽屠此城,三日封刀!”

屠城的命令下达,入城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赖以击破八旗军的忠勇、义勇那十个营头。整个满城也同样被分做了十个区域,每个区域一个营头,不偏不倚。

大军进入满城,沿着街巷前往各自的分区,八旗溃兵倒是组织起了些人马,但却根本不当一合之敌,最多是利用地形来突施冷箭,聊胜于无。

八旗军在各地屠城,今番反被屠戮,早已有了心理准备,关宁军杀入之前,很多满蒙妇人就投缳、跳井,乃至是被家中的男人亲手杀死。待关宁军杀入之后,面对着抵抗,自是奉行着杀无赦的原则,除了那些妇人、幼童可以被拉出去淫辱的,其他的则是一概不留。

西安满城,很快就沦为了人间地狱,哭喊声震天响起,此起彼伏。这些八旗军和他们的家眷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当他们的战无不胜的神话被陈文打破之后,便是吴三桂也会跳出来对他们大加屠戮。

满城之内,关宁军见人就杀,见屋子就闯,夺走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各营更是将那些掳来的妇孺扔进指定的区域,大肆淫辱。

满城城内如此,满城城外其实早在攻城时也少不了对百姓的劫掠和杀伤,但是当满城里的哭号之声传了出来,府城里的百姓们无不驻足,听着这份地狱中才会传出的嘶号,大呼过瘾,恍如天堂的乐曲那般。唯有那些在关宁军破城时被杀伤、被劫掠的幸存者以及被害者的家属们,不知是否该为这些看到陈文打破了满洲八旗战无不胜的神话后才敢阴上一把,平日里更多还是跟着鞑子害民的qín_shòu们,喝上一声好。

一个下午都是这样,到了晚上,满城内的狂欢还远远没有结束,三日封刀这是吴三桂下达的命令,不过就凭着满城里的那点儿人,估计到了明天就杀得差不多了,剩下的无非是折磨那些生不如死的满蒙八旗俘虏。只是比起这些年清军屠过城池,却又算的了什么?

历史上,两百多年后的辛亥革命,陕西的满城里也上演过这样的一幕。但是相较之下,其血腥程度却远远不如现在这般——不只是关宁军的军纪更差,更重要的是没有了那两百多年的时间,满清对汉人的杀戮就在眼前,而吴三桂所部则更是需要满城的鲜血来洗清他们身上的污点,至少他们认为这样子是可以做到的。

西安府城,原本是有一座秦王府,乃是明太祖朱元璋嫡次子朱樉就藩时开始营造的,历经两百余年,到了明末曾为李自成的大顺王宫。虽说这跟李自成沾边好像有些不太吉利,但是胜在规格够高,作为吴三桂这个郡王的行辕所在还是远远胜之的。

奈何,当初修建满城,秦王府是划在满城之中的,外墙被拆毁不说,内城也是被改建为八旗军的校场。而现在,屠城还在持续之中,吴三桂自然不可能进到满城里办公,于是便将行辕安排在了川陕三边总督衙门——反正李国英这个顽固不化的笨蛋已经被他祭旗了,他也没打算再任命个什么川陕三边总督之类的官职出来。

经过郭壮图调查,陕西巡抚陈极新之所以不允许他入城,其原因在于骗城的把戏已经在中途北上收取凤翔府城的过程中露出了马脚,逃出的清军将吴三桂与张天福勾结的可能上报给了陕西巡抚陈极新。待吴三桂领溃兵而来之时,陈极新既担心吴三桂骗城,又疑心是那个报信的绿营兵扯谎或是猜错,只得紧闭了城门,婉言拒绝了吴三桂入城的请求。

此前,吴三桂在兰州府、巩昌府和凤翔府沿着渭水的这一路府城、县城接连上演骗城的帽子戏法,可谓是无往而不利。但这世上,骗子总有失手的时候,说到底还是要真刀真枪的才能决定胜负,而吴三桂凭借着当年从江西流窜回陕西的那支甘陕绿营还乡团打造出的杀手锏,也确实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此时此刻,吴三桂可谓是信心满满,对于未来充满了憧憬。他现在才只有四十六岁,正值壮年,麾下带甲数万,更是汉地西北最为强大的一股势力,比之后世三藩之乱时已经六十二岁高龄的老朽自不可同日而语。

“只是不知道朝廷会给本王一个什么封号,最好是周王,再不济是辽王也行。到时候周、晋、蜀三王制衡越王一家,朝廷应当乐于在这里面玩弄那些大小相制的把戏,皇上愿意,文官们也愿意,所以他们是不会吝惜这个王位的。”

有明一朝,亲王爵位不授异姓,到了南明时,也是孙可望强逼着才打破了这个惯例。相较之下,晋王和蜀王两藩,倒是

状态提示: 第六十四章 关宁军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六十四章 关宁军(2/3) 返回《永历四年》目录下一页:第六十四章 关宁军(2/3)(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