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血第二百零九章 襄阳告急(2/2)

文/疯子蓝
明血 | 本章字数:1251   | 明血txt下载 | 明血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国士无双抗日之精英特战队机战之无限边境扼元满唐华彩抗战之烽火燃血废物皇子:为何要逼我做皇帝?
可才没几天,又让农民军南北齐进了,心里如何能痛快。

襄阳府的求援奏章已经飞到了御前,可是崇祯却似乎抽不出哪支兵马前去剿贼。

山东、登莱那边前几天倒是有好消息传了来,说是朝廷大军已经收复了胶州、即墨、莱阳等地,可是随着捷报来的还有一个噩耗:监军太监高起潜死了!

崇祯当时就异常震惊,然后是震怒,数万大军居然还保护不了一个监军太监,难道新辽军还有鲁兵都是饭桶不成!对了,还有辽东祖家。

这么多兵马居然还让高起潜阵亡了,这让崇祯有点难以置信,也难以接受。高起潜自进宫以来,一直表现得相当出色,尤其是关于兵事战策,每次召对他都答得头头是道,因而崇祯才对他相当宠信。

可是这次监军高起潜竟然死了,奴才好找,可像高起潜那样乖巧听话的奴才可就不多了。

另外,崇祯还注意到朱大典和卢汉章的兵报上还屡屡提及到了墨离,言称诸城大捷、莱阳大捷等大战中,墨离都居功至伟,立下了赫赫战功。

这就让崇祯有些不太明白了,当初高起潜献计让祖大成统率墨离一部共同出征平叛,目的就是让祖大成压制墨离,借机削弱、消耗甚至消灭墨离的实力,按理说,祖大成是不会让墨离抢了风头才对。

之前高起潜的兵报上也的确只字未提墨离,崇祯都以为墨离已经被高起潜和祖大成二人玩死了,可谁知朱大典和卢汉章却一再提起墨离所立的战功,难道这高起潜的死还有什么蹊跷?

不过,不管如何,山东和登莱的形势总算是一片大好了,据朱大典和卢汉章的奏报上所说,不日将可平定大局,希望他们没有令朕失望。

群臣一时也想不出推荐何人领兵驰援襄阳,都不出声,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如老僧入定一般。

“皇上,大捷!大捷哇!”忽然,一声尖细的嗓音打破了这个沉默。

崇祯和百官不由得抬头望向殿外,却见那太监一路从午门奔到大殿,早累得气喘吁吁,可是身上的兴奋劲却是一点也不减,嗓门嚷得极大,唯恐大殿内的皇帝听不到一般。

殿外备值的是司礼太监王承恩,一听是捷报,顿时露出欢颜,上前从那太监手中接过捷报,草看一眼,便立即奔进了大殿,满脸欢喜的也叫喊大捷起来,那脸上的喜庆模样便是如孩童过年穿新衣一般。

殿内众臣见了王承恩这欢喜劲,一个个更是迫不及待想知道何处大捷,又是何样的大捷能叫他王承恩堂堂司礼秉笔欢喜得跟个小孩子一样。

王承恩过来时,他们纷纷探头朝他手中捷报看,可王承恩奔得快,哪里能看到上面写了什么,只能回过身子一齐朝殿上看去。

“快,快拿来让朕看,快拿来!”

崇祯知道王承恩向来稳重,城府沉稳,却也欢喜成这样,便知道一定是真的有大捷的消息传来,心中一动,难道是登莱的叛军剿灭了?

想到朱大典日前的奏报,说登莱大局即将可定,崇祯就激动的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他已经坐不住了,竟然往殿下奔了过去,他迫不及待要看那捷报。

山东、登莱离京畿甚近,这孔有德、李九成之流竟然短短月余时间便把两地捣了个稀巴烂,崇祯心头如何不火,这会自是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确切的消息了。

“万岁爷,您慢着点。”殿下侍候的两个小太监担心崇祯下台阶不留神会摔倒,慌忙上前要搀扶崇祯,却被崇祯一一甩开,还没下台阶,手已经伸向王承恩,急急的道:“何处大捷,快,快拿来与朕看。”


状态提示: 第二百零九章 襄阳告急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二百零九章 襄阳告急(2/2) 返回《明血》目录下一章:第二百一十章 封赏,自律的皇上(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