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谋第一百六十五章 长安锦年(二十四)(2/2)

文/桃圻
莲谋 | 本章字数:1283   | 莲谋txt下载 | 莲谋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迷情柏林才不是魔女宠婚蜜爱:顾少,请指教!重生之小军嫂祁少老婆拆家了撩夫有道:爷,快上套夫人,你又被总裁通缉了!
躬身亲手扶起杜如晦,“克明此言差了,天下乃黎明百姓的天下,我李家怎承接得起如此重负?”

“那便请李公垂怜,替黎民镇守江山,莫再推辞。”杜如晦仍躬着身不肯起。

李世民亦拱手深揖,“世民愿替父亲效犬马之劳,父亲莫再推让。”

屋中十来人一齐高声请愿,请过数次,李公重重一跺脚,哀声长叹,“也罢,也罢。我辈当为天下先,诸位的意思,尽在此了,若再不受岂不有违天下。”

随即他那盛情难却的神色便教振奋替代了,志满意得地向众人宣道:“自此便再无隋,改国号为‘唐’,大兴城更名长安,立意长治久安。”

众人连声附和,无不欢悦昂扬。

杜如晦长出一口气,身子还未站直,外头又急匆匆地跑来一名家仆,瞧着屋内的情形,一时不敢进去,只在门口磨蹭,目光却不住瞟向杜如晦。

“你,进来回话。”李公面对屋门,见有家仆在门口焦急徘徊,恐错失了消息,指着他命他进来回话。

那家仆进了屋,向李公一礼后又转向杜如晦拱了拱手,“杜先生府上来人传话,说顾夫人适才诞下一位小阿郎,母子俱安。”

杜如晦两眼立时放了光一般,方才还慷慨激昂,此时却语无伦次起来。屋中诸位皆上前恭贺,不知是谁,挥手大笑道:“克明的长子,竟与我大唐同日而生,倒似是上苍送来报信儿的,可巧不过。”

李公正是喜不自胜时,一听这话,面上喜色更浓,哈哈大笑两声,踱至杜如晦身边,拍了几下他的肩膀,“这孩子投生得正是时候,便以国号为名,唤作锦唐,如何?既为神使报信儿,当护佑我大唐一统,山河锦绣。”

……

穆清抱着新生的孩子,一团软绵绵肉呼呼,她本渴盼了多年,如今就在眼前,她却僵直了胳膊,不知如何是好。抱了一会子,有侍婢轻轻走进内室,向她屈了屈膝,“阿郎说不必抱四郎出去行礼,只教在后院由女眷们倒弄便成。”

今日是三朝洗儿日,因李公亲赐了名,又皆知杨侑已决意禅位于李公,永兴坊中这座低敛的宅子,便再无法平静,从天亮开始络绎不绝的车马,填塞了大半个永兴坊。

穆清明白他的意思,眼下低调已然是不成了,便不必再添无谓的张扬来。阿柳走进来,看她还靠坐着,急忙催道:“厢房内夫人娘子们都到了,怎还不准备准备。”

穆清将孩子递给身旁的乳母,身子气力未复,便由阿柳扶着略作了些妆扮,携着母乳往行礼的厢房去。乳母抱着小四郎在各位夫人跟前一一停过,听几句吉祥话,最后被抱到了长孙氏跟前。

长孙氏伸出一根手指头,小心地碰了碰婴孩幼嫩的面庞,歆羡又新奇地瞧了又瞧,她身后端着金盆的收生婆心里焦急,却也不敢催促,只待她瞧够了,方才抬头笑着向穆清道:“究竟还是像顾姊姊多一些。”

七手八脚地完成了洗儿礼,阿柳将备下的洗儿钱分予众仆婢,又照着穆清的吩咐,另赏了两名收生婆各十端软绸,人尽欢喜。

康三郎到底没敢同长孙氏抢风头,她赠了一只金盆洗儿,康三郎也不好再送一只过来,只得将那备好的金盆收起,不知从哪处寻摸出一颗硕大的蓝色宝石来,镶成一只璎珞圈。穆清一见便知他必定已重新开了商道,不若这原产自迦湿弥罗的宝石又从何而来。

及到午后,送礼的道贺的行礼的,三三两两地散去。穆清靠在锦靠上,长长舒了一口气,才阖眼睡了片刻,又有人来报,不得消停的一天已教她生了厌烦,正要打发了,家仆却禀,来人称自金城郡母家来。r1152


状态提示: 第一百六十五章 长安锦年(二十四)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一百六十五章 长安锦年(二十四)(2/2) 返回《莲谋》目录下一章:第一百六十六章 金城离殇(一)(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