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凉韵第2章身世(2/2)

文/浅陌时代
北朝凉韵 | 本章字数:785   | 北朝凉韵txt下载 | 北朝凉韵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大唐风华路大唐第一狠人万事如易帝国第一驸马回望大明笑今朝1852铁血中华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君既然已经醒来,就该去村长那里报个平安。

我们乞活自成一部,这些年来也多蒙村长的照顾我们两人才能安然生活至今。”

老人家断断续续的讲述了这些年的艰辛,这些年的坚持,如何在乱世中苟存了性命,在村长的保护下保住了主人家的最后一点血脉。

这自然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这也自然不是一件像说的这样轻松的事情。

老人面庞上的深深沟壑,手臂露出部位的累累伤痕早就证明了这一路的艰辛。

原来北地的汉人就擅长弓马,少有家里不会骑马射箭的。诚伯这一路也是随着村子里面男丁,且战且行。

就是这么一个沉默寡言的老人,在乱世之中保扶自己的小主人,一路辗转中原来到西北,路程何止千里。

“诚伯以后不要叫郎君了,都是天涯之中落难的人,哪来的什么小郎君,叫我小殊就好。

今后日子定当报答往日恩情,你我名为主仆实为爷孙。”

骨子里面的现代人的思想,自不会让王殊觉得这世间有什么上下尊卑,门第之别。

其实在王殊的心里,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自己完全转化为一个古代人。

但是王殊又在心里又不得不尊敬眼前的老人。在后世人的心里,很难理解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毫无保留的对你好。

重生的王殊又不得不承认,这个老人是王殊真真切切的活在这个时代的见证者。没有这个老人对自己这种付出,很可能这个王殊早就死在乱军,或者流民中。

在王殊眼中保着他一路而来的诚伯,就是自己在这个世间的唯一亲人。

王殊现在陆陆续续的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诚伯说的父母的名字很熟悉,也很陌生,家里的长辈也很模糊。

后世的王殊就是一个孤儿,现在王殊也只有诚伯一个亲人了,也是一个孤儿。

当然诚伯还是希望王殊能去找到自己族亲,重新为王家这一脉的延续努力。

但是现在的王殊并不想这样,他只想让他们一对主仆在这乱世能好好的活下去。于是他连忙开口转移了话题:

“诚伯也知我现在心智健全,如今我痊愈了又已能下地行走自当前去报予村长知晓。”

诚伯听了连连陈是,说罢两人收拾了一下就推开院门向村长家行去。


状态提示: 第2章身世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2章身世(2/2) 返回《北朝凉韵》目录下一章:第3章村长(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