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崛起荆南第三百五十九章 江东安排(2/2)

文/硕鼠肥
赤壁之崛起荆南 | 本章字数:1317   | 赤壁之崛起荆南txt下载 | 赤壁之崛起荆南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无敌打印机抗日军魂1937侠骨柔情安天下大明流贼我的北京姑娘明王首辅重生之秦朝败家子
饭吃,饿不死的。”

陆逊道:“就怕他们不愿意放下身段,操持贱业!”

刘贤冷笑道:“那就是读书读傻了!世上哪有什么贱业?不过是世人好逸恶劳,人为划分罢了。不过我也不是不近人情,我在荆州、交州、南中等地大力推行军户官吏子弟义务教学,如今江东既然也在我治下,自然也不能例外。十余万江东官吏将士的子女,所需的教师数量好好几千人。为人师表可是一个高尚的职业,他们应该不会不满意了吧。”

陆逊闻言,一来知道刘贤裁汰官员的态度坚决,二来知道刘贤有补救措施,于是放下心来,不再言语。

这些天随着江东各郡县官员的配置到位,刘贤的政令下到各城各乡各亭里,百姓闻听刘贤的政策,知道赋税徭役都比孙权时期减少了许多,顿时人人欣悦,民心初步安定。

刘贤又命扬州刺史向朗抓紧安定流民,恢复耕种,绝不能违误了今年的农时。

又命淮南的邓艾、石苞二人加紧屯田,命马超、魏延、赵累进一步整合众军,抓紧将降兵和原本的荆州兵磨合在一起,增加双方的熟悉度。

在刘贤的打算中,长江以南的地域今后算是后方,由向朗以及一众郡县官吏做主。而淮南之地则算是战区,由镇将马超、魏延二人分管。

一众军政事务都安排完毕,刘贤便准备领兵回转荆州,就见庞统、陆逊、向朗、张温、顾济、是仪、吾粲、吴范等人联袂来见。刘贤讶道:“你们来此何事?”

庞统道:“如今大王建国,诸事抵定,但尚有几件大事未能安排,故而臣等请大王定夺。”

刘贤道:“都是何事啊?”

庞统道:“其一是确定国家制度,任命公卿百官。其二是确定后宫制度,定下后妃位次。其三是确定国都所在。”

刘贤闻言,也觉得这些都是大事,当下道:“国家制度便请庞统、陆逊、向朗、张温、黄权、刘巴、许靖你们七人主持编制。而宫位次么,也请你们一并拟定。参照两汉制度,兴利除弊,务求完善。”

庞统点了点头,道:“那么国都呢?不知大王属意何处?”

刘贤思索了一阵,道:“我们日后必然是要北伐中原的。这国都既要能靠近前线,方便应对军情,又要兼顾国内政务,自然是应该选择交通便利的大江沿线。而江边大城,唯有江陵、武昌、柴桑、建邺四处最为合适。诸位以为哪处最好?”

张温道:“柴桑为好!此处连通荆扬二州,襟带江淮,实是国都之所。”

吴范摇头道:“非也。建邺有天子之气,山川形胜,才是天子之都啊!”

向朗道:“大王以荆南之地起家,国都当设在江陵,以顺天应人。”

刘贤听了众人言语,有些头疼地揉了揉额头,看着庞统道:“军师以为如何?”

庞统拱手道:“武昌为好!此外再在江陵、建邺二城设立行宫,四时巡游,兼顾东西。”

刘贤点了点头,转而看向陆逊,问道:“伯言以为如何?”

陆逊沉默片刻,拱手道:“庞军师所言甚为有理。大王既然志在天下,那么日后北伐中原,自然另有国都。此时确定的国都只过是暂时过渡而已。武昌地处大江之中,又能兼顾汉上淮南之地,有桐柏山、大别山、幕埠山、大洪山为屏障,山川形胜而又四通八达,确实是最适合的建都之地。此外再在江陵、建邺设立行动,一旦有事,国内之兵能顺江迅速增援东、西两线。此实乃万全之策。”

刘贤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便定下武昌为国都。嗯,命人在夏口和汉阳筑城,与武昌一起形成三城相望的格局。如此方能显出国都之堂皇大气。”

众人拱手应诺。

当下庞统等人自下去商议制定王国的典章制度去了。

:。:


状态提示: 第三百五十九章 江东安排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三百五十九章 江东安排(2/2) 返回《赤壁之崛起荆南》目录下一章:第三百六十年 三八纵横(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