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鼎1894第六零一章 悲催的远东俄军(2/3)

文/鲁东道夫
立鼎1894 | 本章字数:1902   | 立鼎1894txt下载 | 立鼎1894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精灵之提前登录网游之巅峰暗牧次元歌者圣光并不会保佑你都市极品天师我为渔狂足球小子攻略
此,沙皇陛下还额外运送了整整一车皮的勋章来鼓舞士气。

李涅维奇气的差点吐血,却又无可奈何。

好赖夏天和秋天还不太难熬,巨大的贝加尔湖区有捕捞不尽的丰富物产,从中国换来的物资,让他们勉强把二十多万部队的日常饮食维持下来。---湖里产出的大马哈鱼、白鲑、鲈鱼都是好东西,但他们舍不得吃。

就这么两边一边做着买卖,一边军事对峙。在一些不太重要的地方,时不时的爆发几次小规模的冲突试探,往往受伤的一方都是俄国士兵,这不得不说是一场悲剧。

但临时凑合总是有个限度的。到了十一月,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他们客串渔夫伐木工猎人的活儿也没法干了。

厚厚的大雪覆盖住了苍茫大地,把所有猎物藏的严严实实。一切道路都堵的没法通过,进山很可能就出不来。砍伐了树木也运不走。

贝加尔湖上,厚厚的冰层甚至能让火车通过,哪怕用炸-药轰开窟窿,一转眼也会被冻住,根本别想采用什么巧妙办法大规模捕捞。

这几乎等同于断了整个远东俄军的活路啊。

得知圣彼得堡又有一批物资运来,李涅维奇总司令满怀希望的亲自来视察,结果还是跟他拿到的货物清单一样,真的只有枪械弹药,没有必须的给养。

李涅维奇内心里咆哮:“该死的!你们哪怕给送来一批棉衣也行啊!最起码让我的士兵船上御寒的衣服,不用担心在外面行军作战的时候冻成冰块。只是送来这些武器。有个屁用!”

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话是这样说的:“别看中国人一时获得了胜利,那只是暂时的。他们精心选择了温暖的春天发动袭击,那是因为他们无法像伟大的俄军士兵一样耐寒抗冻。现在是冬天,北方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将成为我们的天然盟友,或许只需要走出去,就能从战壕里把冻僵的中国士兵俘虏了。先生们,这是上帝赐予伟大俄罗斯人的天赋,你们应该好好的利用它。”

李涅维奇也很想“好好的利用”啊。

不错,中国人的确扛不住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进入十一月之后。他们在山区野外的活动大幅度减少,双方冲突数量急剧下降。原先被死死压制在火线上的俄军侦察兵,甚至能摸到他们防御的小镇岗哨边缘。当然,进去是不可能的。

整个秋天里。俄军砍伐的大量木材,相当部分变成了中国边防部队用来搭建木屋、堡垒的材料,以及燃烧取暖的柴禾,可以保证他们在漫长的冬天里,不会受冻。

出来的时候,每个士兵身上裹得鼓鼓囊囊。除了穿着在俄国那边只有军官们才能花大价钱买到的三层加绒保暖**,还有厚厚的毛衣和羽绒马甲,外面是翻毛皮袄,还有风镜。

有这一身装备,就算跑到更远的北方海边去,恐怕也冻不死。

可恶的是,中国士兵每个人都有这样一身装备,轻便保暖,利于战斗。

可即使有这么好的装备,中国士兵也很少出来作战,看上去他们是打算就这么对峙着挨过整个冬天。

或许严寒真的能削弱中国士兵的斗志和力量,可惜李涅维奇却没办法发起有效的进攻,因为他的士兵,连保证出门的御寒衣服都不齐全!

中俄战场缓冲区间,所有山头被砍伐的光秃秃,连高大一点的树丛都没有。下雪之后,大风一吹,到处是雪窝子陷阱。丰富的水网结成冰,虽然方便了通行,同样却让人很难判断哪儿是坑,一不留神掉进去,没得救。

更恶劣的是,中国人在许多地方埋设了地雷这种讨厌而歹毒的玩意,还明晃晃的用牌子标示出来,拉上铁丝网作为警戒线,告诫所有靠近的人这边很危险。可以安全通过的只有狭窄的几个地方而已。

俄国人不是没试着去排雷,结果出了被炸飞一堆工兵之外,什么也没获得。

后来他们才知道,那些所谓的雷区,根本就是标定好诸元的炮击目标。铁丝网、标识牌还有下面埋雷的地方,同样隐藏着容易被触发的告警装置。一旦有人闯入或者试图排雷,远处隐藏着的炮兵立即用迫击炮或者榴弹炮轰过来。

那下场,别提多惨了。

李涅维奇要召集起来一支可以野战的部队都不容易,哪里敢用宝贵的兵力去赌这些坑爹的雷区是真是假?要顺着中国人划定的缺口进攻?那么脑残的事情老子才不干呢!

以前因为缺乏弹药物资,李涅维奇还能用各种借口拖着。反正他也知道,圣彼得堡那里没有哪个傻蛋会主动请缨,来替换他指挥进攻作战的。中国陆军的强大是明摆着的,谁也不想到时候背着个失败的骂名灰溜溜下台。

但现在不成了,跟着装备到来的,还有英国的战场观察员,以及沙皇陛下的特使。他们带来了沙皇的谕令:“趁着冬天,向对面的中国人发起猛烈进攻,坚决打掉他们的嚣张气焰!”

李涅维奇连发电报申辩的兴趣也没有,默默的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在一丝不苟的循着礼仪把英国观察员和沙皇特使安置好以后,他拿着统计上来的物资清单,苦笑着自嘲:“还不错,圣彼得堡那些家伙总算没有在这上面做手脚。足够十万部队使用的枪炮装备倒是都给齐全了。”

至少有了武器,他们的士兵不用担心进攻刚刚打响,手边步枪成了烧火棍。

不过一想对面的中国陆军那变态的机枪装备数量,李涅维奇只能无奈的摇头,罢了罢了

状态提示: 第六零一章 悲催的远东俄军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六零一章 悲催的远东俄军(2/3) 返回《立鼎1894》目录下一页:第六零一章 悲催的远东俄军(2/3)(快捷键→)